“有事就尋阿添古”系列報道④
  翁源縣有一群“劉河添”。為了山鄉和諧,1000多名調解員守護在田野山林,其中不少人深受鄉親們的信任。比如獲得“全國人民調解能手”稱號的鐵龍林場司法所所長丘添青;獲得“廣東省人民調解能手”稱號的翁城鎮司法幹警黃偉健。
  11月19日,筆者找到丘添青和黃偉健,探尋他們的調解故事。他們從堆得高高的調解日記本中抽出幾本,遞給筆者說:“都在這裡面。”以下是他們撰寫的兩篇調解日記。
  不分晝夜七次約見當事人
  2011年4月24日 星期日 晴
  2011年3月14日,鐵龍林場龍化工區老陳屋村小組村民陳×先來到司法所反映:同村村民陳×安未經本人同意私自砍伐我所種植的竹子,並自稱該林地早已由他承包,請求給予處理解決。
  接案後,我們及時走訪老陳屋村小組,瞭解該林地承包使用權歸誰所有。按照村小組原組長和村民反映的情況,陳×安所說的與村小組承包該山林地屬實,但未與本村簽訂承包書面合同(全村承包者都未簽訂)。我們考慮到陳×先的竹子已種植了五六年,故建議陳×安對陳×先的竹子作出一定的經濟補償,補償後該林地由陳×安繼續承包使用。
  一個月來,我們不分晝夜七次約見雙方當事人,耐心細緻地做他們的思想工作,併在雙方要求的基礎上儘量協調,經過漫長的協商後終於達成了共識。4月21日下午,在人民調解委員會的主持調解下,雙方當事人達成協議並簽訂調解協議書,陳×安以20元/叢的價格支付給陳×先補償款。
  記錄人:鐵龍林場司法所丘添青
  和民工同趴泥地贏得信任
  2013年2月8日 星期五 小雨
  翁城鎮華彩工業園作為粵北地區的重點產業轉移園區之一,目前各進駐企業陸陸續續建起了廠房。這當中,眾多建築民工立下了汗馬功勞。2013年春節臨近時,一些民工遲遲拿不到工資,被迫滯留工地,司法所不斷接到民工討薪的案子。
  我們瞭解到,華彩工業園A區某塗料企業的廠房工程,發包給了一個沒有資質的四川包工頭,他雇了70多個農民工,但沒有簽訂用工合同。臨近春節,農民工由於工資被拖欠,躺在泥地上不肯起來。
  為了勸說他們,我也趴在泥地上,同他們講。講了30分鐘,帶頭的農民工對我漸漸產生了信任。這時我又勸他起來,工錢的事一步一步解決。他就帶著工人起來了。
  然後,我們連夜召集塗料企業老闆、包工頭和民工代表開會,瞭解事情經過,確認事實真相。經過一兩天調查,才弄清楚企業老闆之所以不肯支付工程款,是因為與包工頭對工程量的認定有出入。
  怎麼認定工程數量,我們也不懂,就請來縣建設局工程師來測算。我們還找到縣投資企業服務中心的幹部給企業老闆做思想工作。最後,老闆根據建設局認定的工程量支付了工程款。民工最終拿到工資,安全踏上返鄉之路。
  記錄人:翁城鎮司法所黃偉健
  南方日報記者 雷輝 趙琦玉
  谷立輝 通訊員 黃薇薇
  相關
  翁源組建縣鎮村組四級調解網絡
  翁源縣司法局局長廖家爐說,該縣涌現出一批調解能手,全縣民間糾紛調解成功率連續多年達到98%以上,築牢了農村維穩第一道防線。
  翁源縣各鎮村都建有調解委員會組織和調解隊伍,在各村居調委會下麵,還有調解小組長及調解信息員,從縣、鎮、村、組形成了四級調解網絡。如今,該縣已有人民調解員1000多人,其中100多名為專職調解員,每村都有不少於1名專職調解員。從最初在村委會內設調解委員會,到設立有獨立辦公場所的調解亭,調解條件不斷完善。
  反響
  省司法廳:
  希望涌現更多的劉河添
  本周,南方日報連續推出“有事就尋阿添古”系列報道,講述翁源縣周陂鎮司法所所長劉河添的調解人生。省司法廳對報道給予高度評價,認為記者寫出了10年奮鬥在一線的人民調解員始終堅守、不斷創新的新時代風采。“在新時期下,要更加重視人民調解工作,也需要更多像劉河添一樣的人。”省司法廳相關負責人說。
  “記者真實細緻地記錄了劉河添不厭其煩地化解一樁樁矛盾糾紛,提煉出他的調解技巧和經驗,給全省數萬調解員以很好的啟迪。”該負責人表示。
  人民調解是預防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的“第一道防線”。現在,全省已先後建立了人民調解與司法調解、行政調解、治安調解、勞動調解銜接機制,形成既各司其職,又相互配合、優勢互補的工作格局。
  網友:
  鄉村能人調糾紛可推廣
  劉河添的事跡在全國範圍內引起強烈反響。杭州鐵路公安處官方微博“平安鐵路”、“平安麗水鐵路”等紛紛轉發南方日報報道。
  知名網友“摘星手010”評價,劉河添以鄉村“能人”的身份解決矛盾糾紛,推進了基層社會的和諧穩定,這種做法具有推廣意義。中山大學教授郭巍青對此表示認同。
  很多網友向劉河添表達了祝福。網友“渾渾世界”說:“總有那麼些人,在認真的做事情,願平安!”  (原標題:一群“劉河添”守護山鄉和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ciau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