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周叢笑
  昨日是第五屆“中國統計開放日”。國家統計局湖南調查總隊將“統計開放日”現場置於長沙賀龍體育館廣場,播放宣傳片,展示調查工具,設置宣傳展板,發放統計資料,接受現場咨詢,在與公眾互動中普及統計調查知識,講解統計調查過程,解答熱點數據疑惑。
  居民可支配收入怎麼計算?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家庭或家庭成員年內收到的可用於最終消費支出和儲蓄的總和,即調查戶可用來自由支配的收入。居民可支配收入由工資性收入、家庭經營凈收入、轉移性凈收入、財產性凈收入四項構成。
  計算公式:
  可支配收入=工資性收入+經營性凈收入+財產性凈收入+轉移性凈收入
  經營性凈收入=經營性收入-經營費用-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凈額(生產稅-生產補貼)
  財產凈收入=財產性收入-財產性支出
  轉移性收入=轉移性收入-轉移性支出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按家庭常住人口平均計算。
  調查人員通過對全省近15000戶調查戶進行指導、問卷訪問和調查戶逐日記賬採集原始數據,並通過廣大住戶調查人員對原始數據進行嚴格審核、評估、彙總,計算出分市縣全體居民及分城鄉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等重要數據。
  為啥感覺自己的收入被增長?
  國家統計局湖南調查總隊黨組書記、總隊長龐曉林表示,首先,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和增長速度都是平均數,反映的是居民這個總體的平均水平和增長情況,這個總體中的每個個體是有差異的,有的高於平均水平,有的低於平均水平,從數學角度來說,50%左右的個體低於平均水平是正常的。但由於高收入戶對平均數的影響較大,並且從目前我國的收入結構看,較低收入群體規模大於較高收入群體,就湖南省的收入分佈來說,大概有近六成的居民收入在平均水平以下。也就是說,大多數人沒有達到平均水平,所以很多人感覺自己“被增長”、“拖後腿”。有這麼一個故事:有10個人,其中只有1個是千萬富翁,另外9個人是窮光蛋,把他們10個人的收入加起來再除以10,那每個人都成百萬富翁了。
  平均增長速度的道理也是一樣的。但是高收入者的增長速度不一定高於低收入者的增長速度,其增加的絕對額卻往往比低收入者高得多。
  其次,“拖後腿”、“被增長”是一種個人感受,不同收入階層的人感受不同。較低收入的人更容易希望自己的收入能夠快速增加,更能夠感覺到自己收入和平均水平的差距,而高收入群體對收入增長幅度等感受不明顯。
  高收入和低收入怎麼劃分?
  統計學上的中高低收入和大眾眼中的高中低收入劃分有所不同,特別是高、低兩極收入群體差異較大。
  一是群體範圍大小有所不同。一般在統計核算時,是根據納入統計調查的記賬戶的收入情況來劃分的,通常按家庭或人口五等分進行劃分。把調查的戶數按照家庭人均收入從高到低分成五等,最高收入的戶占20%,偏高收入的戶占20%,中等收入的戶占20%,中下收入的戶占20%,最低收入的戶占20%。一般將抽樣調查最高收入20%的人群定義為高收入,而民眾的一般理解中,“土豪”“高帥富”等前1%的人群才是高收入群體。
  二是我國的東中西部經濟發展不均衡,各地區高收入群體有差異;三是一些特高收入戶難以被抽中或即使抽中了也往往難以開展調查,統計中的高收入群體更多的是由收入構成“簡單”的白領群體等固定職業者組成;四是有些高收入戶的隱性收入、灰色收入因多種原因並沒有統計進來。  (原標題:你的收入被平均被增長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ciau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